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树上树下》教学反思 曹燕
发布时间:2019-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曹燕

树上树下(二》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植物教学一条线”中的内容,之前的学习已经接触到瓜果、叶子、花朵等内容,第四册教材中植物一条线的内容较多,安排了七课,其中树单元有《树上树下(一)》《树上树下(二》《水墨画树》和《会变的花树叶》。《树上树下(一)》的学习,同学们进行调查活动,观察了树、收集了树资料,还画了树,深化了对树特征的认识,而《树上树下)》学习,同学们做了,学生自主选择在之前绘画或手工作业的基础上,自编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并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故事的画面

儿童的阅历比成人,但他们会自由自在地去想象,能根据自己听过寓言、童话故事再想象,因此他们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会有一些意外的想法课堂一开始用四张绘本插,图片分别是夏、秋、冬、春,兔子在大树下的情境,同学们根据画面的发展师生一起合作想象故事。将动物拟人化讲述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鼓励了自由想象接着,看一段自然探索节目里的微视频,呈现真实自然中树上树下的有趣奇妙事情,学生又“走进”大自然探寻真实的故事为学生创编故事展开另一种视角。看完视频,学生回到自己树的作业上大胆尝试或思考想什么故事更适合自己的树,开展交流讨论。想故事不是太难,难得是如何把自己想的故事表现出来,并且表现得又有美感。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教材中学生优秀作业的作品,从“什么故事?”“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三个方面去分析,从而了解到想法和创意是第一位,大胆想、这样故事画面才有趣好玩,然后可以用各种工具材料甚至是现成的东西通过贴等方法大胆,画面效果才丰富。最后通过访问艺术家的作品,铅笔淡彩绘本以及非洲雕刻,了解不同的创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画面处理、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美感。

最后拓展树的变化,看在生活中的运用树的元素创作出来的树的一些装饰物、实用家居布置等等,甚至是未来的建筑,再一次冲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这节课,自始至终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在首位,从一起编故事、看视频、讨论交流想故事、看作品找方法,或独立或合作来完成树上树下的故事,给学生更多比较、观察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课堂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热情高涨,快乐的学习很重要,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保持孩子天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