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
姓名 | 李霞 | 学习形式 | 网络学习 | 日期 | 2019.5.25 | |
来源 | 广州朴新教育网站 | 书籍、论文名称 | 小学如何进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 | |||
主要内容摘抄(不够填写另附纸) | 一、学生分层 1、后进生控制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这里所说的“控制”,并非是“减少”之意,而是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 2、优等生减少作业量,给予自由发展的时空 优等生对教材知识领会掌握较快,解答相应的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使他们从简单作业的机械练习中解放出来,拥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 二、作业难度分层 小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1、后进生降低难度,确保完成基础目标 作业难度适当降低,使之指向于基础目标,后进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 2、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 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努力一把也许就能跨入优等生行列,但如果放松一些也许就会退入后进生行列。因此,布置作业时,须注意作业应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 3、优等生增加难度,努力实现创造目标 这类学生基础扎实,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强,布置作业时就有必要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 三、评价分层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等生评价从严,对中下等生评价放宽。对优等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 | |||||
心 得 体 会 |
作业量的分层要视生情而定,让各类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练习,又能得到自由发展。作业的设计要依据各类学生的不同学情,难易有度,分别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各类学生练有所得,有所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