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红字为板书)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玩具:一个风车和一个彩带,谁想上来玩一玩?(学生分别吹和走跑),看他们俩都玩的这么开心,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两个玩具会旋转会飘动吗?
(生:因为有风)
师:对,因为有风,帆船才能航行,蒲公英才能播种,国旗才能舞动(边说边看图然后书写课题:风)
设计意图:感受风,唤起学生的激情,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直接导出课题。
第二站:
师:刚刚我们玩了一个风的游戏,那你有没有感受到风的大小和玩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生:风大风车转的快,风小彩带飘的短。。。。。
设计意图:从初步感受到文字结论,让学生从无意识记忆转化为有意识记忆。
连线
师:嗯,大家对于玩的方面看来都很在行嘛,这就是我们风的力量。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不同大小的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体验吧。 这里有一组连线题,分别听风声来选择相对应的动图吧。
师:不同大小的风会产生相应的风声,对身边事物的影响也就不一样的影响,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同一画面中风的方向是一样的。
师:那我如果要用线条来画风呢?(不同颜色粉笔画线)
(分别对应书写板书:大中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这个风的力量(龙卷风),你们觉得和刚刚的风声相比,它会有什么不同?
生:威力更大之外,方向更是旋转的(教师继续用粉笔画风线)
师:风声可能是?(请一到两个小朋友回答)
生:呼呼呼呼~
师:我也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用。。。狂风暴雨(板书)可只写“狂”字了,风线可能是。。
师:那春天的风是属于上述的哪一种呢?
生:。。。。
(学生想不出肯定)
师:请你来看看这两张春天的风,你觉得它是属于哪一种?
生:。。。。。
师:风声呢?
生学春天的风
师:其实不同的地方春天风的大小是不同的,而我们江南地带春天的风刺骨但不大,秋天的风多却凉爽。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实感知风的存在(声音)并对风的大小与对应的声音和线条绘画方式产生正确的联系。
画树
师: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风的声音,发出风声时可以加上手上的动作,小风。。。中风。。。大风。。。龙卷风。。。春风。。(秋风),(老师先举例说小风)乌鸦乌鸦嘎嘎嘎O-O
师:大家学习能力真的是很强。可是这下就难办了,这么多大小不同的风和这么多方向的风,我们可怎么来表现呢? 这样吧,我们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分别画一下不同方向不同大小风下的树(也可用季节标识),看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树的原型在电视上。(折纸飞机飞行随机选3位小朋友上台来画)我刚刚偷偷的把他们要画的风的大小方向告诉了他们(把要求写在纸上),等等就请同学们猜一猜,看看你能不能一下就说对(春风从后面吹来《树枝飘动》,大风从下往上吹《树枝向上》,龙卷风吹向了这棵树《连根拔起》)。(学生猜错画错的话老师讲解示范)
师:中间的小朋友的树枝都往上飞舞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吗(很少,除了小的龙卷风), 所以画的时候,风的大小一定要把握好。
(构图不行可进行讲解,一句话带过,可延申到其他物体。)
设计意图:用简洁的造型来复习并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
演风
师:刚才我们画的树其实可以代表自然界大部分植物在风中的状态,但却不能代表动物和人,因为他们会思考,会想办法阻挡风的吹袭。
那他们会怎么阻挡呢,我就要请一位同学上来演一演了,给你们30秒时间思考。(春天,你回家的路上一阵风从你左边吹来、风突然变得大了、风越来越大你得找个地方拉一下才能保证不被吹走)
师:为了保证不被风吹袭,我们可以有哪些措施呢。
生:找东西躲起来,用手挡,用什么挡,钻房间,山洞。。。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么挡风的(欣赏图片)(小风不用躲,享受是关键;中风寻物挡,护头是关键;大风呆室内,安全是关键)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风的概念,体会主动和被动在不同风力中的不同状态。
第三站:(教师示范)
师:欣赏了这么多,我们怎么来画呢,看好 听好:
只要选择一种事物,表达一种风向在你的画面中,比如我们选择了草,我就可以。。比如选择了晾晒的衣服。。。比如选择了树。。。。 (教师分别示范),为了加强风的体现,我们可以在上面添画缩小的人或者动物后再加上风线(老师选择性的画一个),然后涂色(老师直接拿出涂好的一张)如果需要,也可以加上几根代表风方向的线,接着如果有多余的时间,我们可以把带来的碎卡纸从保鲜袋里落下而后模仿春天的风用嘴吹,碎卡纸掉落的地方就是你需要用固体胶水粘上去的地方(演示并直接出示成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看示范中了解风的表现方法,明白怎样构思、起稿、描画,并选用恰当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法。
看作业要求
师:接下来就是你们的时间了,首先还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业要求请大家直接用中性笔或勾线笔按老师刚刚的要求进行绘画,给大家15分钟时间。
设计意图:图像、声音、文字共同支撑学生对作业要求的进一步理解记忆。
漫漫音乐路~(播放学生作品)
最终战斗:
师:刚刚老师从大家的作品中选了两幅出来,请大家来点评一下,首先请这位作者自己来说一说,来请另一个同学来点评一下。
设计意图:自省与互省
师:除了我们这种作业形式,我们还有其他形式可以来表现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对同样的物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情绪也在随着我们欣赏事物的不同角度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