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运动的动物》教学反思(蒋成)
发布时间:2019-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成

1.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通过图片的观察和欣赏,画画动物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较好地用泥塑的形式来表现动物的动感和其运动特征,必须积累一些动物运动规律的视觉素材,了解不同动物各自不同的运动特点,并要掌握基本的泥塑造型手法。在六年级以前的各个学段中,都有泥塑课的安排,但是课时量不是很多,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一定很乐观。所以,教学中我设置泥塑技巧的复习回顾环节,并且需要有直观的操作示范。

2.以泥工课的形式分3个层次完成作业:

第一次,捏制一只有动态变化的大白鹅。

第二次,手捏一只动物,表现它最矫捷、最优美的姿态。

第三次,创意组合,合作完成更有情境、更有动感的动物作品汇。

三次作业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手工的快乐。作业展示环节学生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说优点、提提建议,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也能够认识到学无止境的意义。

3. 一件作品由静到动关键是在于改变其一些关节点,生动有趣离不开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老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动物动态美的时候,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欣赏摄影师的作品,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绘画作品,或者可以利用废旧材料扎制一件作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