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充满童趣的儿歌,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情形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时,我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并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大课堂,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第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巧设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快速带入神奇的自然界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森林狂想曲》的导入,让学生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并对这六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加以简单的介绍,如:蜘蛛的腹部可以吐丝,蝴蝶的幼虫是毛毛虫,吃植物叶子,长大之后变成蝴蝶可以传播花粉,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幼虫……使学生对了解认识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采用形声字构字规律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了解了字的意思。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掌握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三、注重迁移默化的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我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不足:把作业中的观察小动物这个环节,应该布置在课前预习中,让孩子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个初步的了解,对观察小动物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为本科教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