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科教学>>语文>>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端午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丹华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 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叠词。

  教学难点:

  读好长句子,体会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咱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习俗,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元宵、月饼图片),提问:认识他们吗?你什么时候过呢?

  2. 出示粽子,这个认识吗?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

  3.端午节吃的粽子,就叫“端午粽”,跟着老师来写字。(板书课题,认识“端、粽”和新偏旁“立、米”)指导书写“午”字。

  二、初读感知

  过渡:想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把课本轻轻打到46页,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交流反馈。

  1.认识生字:(我们先来跟生字宝宝门打声招呼)

  (1)出示带拼音生字,

  指名拼读,全班齐读,及时正音。

  (2)交流识记方法。

  (我们不但要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还要能记住他们的样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学习词语:

  (生字宝宝很热情,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群词语朋友,我们也来认识他们吧)

  (1)出示文中带有13个生字的词语,

  带拼音指名读,全班齐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教读。

  (2)及时正音。

  3.朗读课文:(词语宝宝很调皮,喜欢躲在句子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再去看望他们)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范读、正音)

  (2)指导长句子朗读。

  三、精读感悟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找找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句)

  2. 指名读第一句。出示划线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1)自由读,完成课文填空。(指名补充填空)

  (2)出示图片,理解词语“箬竹叶、糯米、枣”,教读“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体会叠词“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的表达作用(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这句话写了粽子的什么特点呢?(板书:样子)

  (3)齐读这句话,把粽子的样子读出来。

  (4)这句话中一个词语叫“裹着”,联系它前后的内容,谁能说说“裹着”是什么意思?句中指谁裹着谁?

  (5)看来,构成端午粽的三种原料还有不同的位置,谁能找到这句话中表示不同位置的词语?(里面,中间)

  (6)这样,我们就可以抓住表示位置的词语读好句子的停顿。(出示停顿符号,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7)觉得端午粽的样子漂亮吗?

  3.端午粽不但样子好看,闻着也香。(出示第二句)

  (1)指名读,理解“掀开”(做动作体会)。

  (2)这句话告诉了我们端午粽的什么特点。(

  板书:香味)

  (3)按照老师给出提示,读好停顿,读出你闻着香味的感受。(齐读)

  5.闻着很香的端午粽,味道怎么样呢?(出示第三句)

  (1)指名读,理解“剥开”(和前文的“裹着”对比理解)。

  (2)什么东西吃起来 “又黏又甜”?(元宵、牛奶糖,进行说话训练)。

  (3)带着你的感受,把端午粽的味道读出来。(齐读)

  6.太美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话,读出你的感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节、叶、米。

  2.仔细观察字形,看看他们的笔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位置相同吗?

  3.老师要来写第一个字“节”,再仔细观察这个字,看看它每部分的宽窄长短有什么特点?(上宽下窄,上扁下长。)

  4.范写“节”,提示拿出小手跟着老师来书空。

  5.学生练习书写。(先描红,再临写)

  6.对照笔顺,练写其它三个字。(师巡视指导)

  过渡:到底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寻找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这节课学习的生字和词语,熟读课文。

  2.向爸爸妈妈了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样子 香味 味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