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文章内容
《微亦足道——小学科学课堂细节研究》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9-04-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施婷婷

在课堂中有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如同美丽的夜明珠被灰尘蒙蔽,只要轻拂去尘,它便熠熠放彩。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一个个细节的落实。这本书是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细节进行持续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如情境导入、师生对话、实验材料、提问表达、资料选择、记录设计、作业布置等,从而带领小学科学教师从日常的课堂细节中感悟“微”中有“道”,从细节中探寻科学课堂的本质。

学生自主能力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关注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规律、思维特点,选得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学生兴趣增加,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探索性与求知欲,进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课堂中常见利用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其对课堂兴趣度的教学方式。学习源于思考,疑问是学生探究行为的开始。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方向,才能够产生探究行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合理设计问题,并明确问题的主题,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探究。

(一)问题具有探索性

探索性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要能够充分利用学生所具备的科学常识,同时是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深度,要让学生有一种“跳起来摘苹果”的感觉,问题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适度是问题探究性设置的核心。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问题价值。

(二)问题具有实践性

科学课程与显示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科学教学既要服务于现实生活,又要与科学教学目标相符,设计富有实践性,又要富有价值性。

(三)问题具有开放性

开发性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因为开放性是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基于此,教师问题设计不能局限于固定模式与固定答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要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探究活动不只是解决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自主提出问题,这才是探究的本质。为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打压学生的个性,而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的探究过程成为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探究,才能让学生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施婷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