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作业设计课题>>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4月理论学习:《“少教多学”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讨》(高琦琳)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琦琳

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

姓名

高琦琳

学习形式

自学

日期

2019.4.20

来源

知网

书籍、论文名称

  “少教多学”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讨

主要内容摘抄(不够填写另附纸)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 教学的目的就在于“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 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夸美纽斯的这段话至今仍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语文课内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有很大一部分要在课余时间完成, 因而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出有效性与创新性。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无法体现, 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传统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教师会从知识层面考虑, 让学生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题, 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辅导书上的题目, 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作业相对较少。

二、“ 少教多学” 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新举措

一) 分时段布置作业,促成“ 少教多学”的顺利开展

二)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

三) 坚持设计开放性作业,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 设计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

1.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积累作文素材每个周末, 笔者都要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收看《新闻周刊》节目( 每星期六晚上九点) 。在四十五分钟时间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最受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笔者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每个月进行一次整理,摘录有效信息,并围绕这些信息写一段评论。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帮助较大,学生不但积累了许多作文素材,还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思考社会和人生。

2.情境体验,学会运用

语文学习离不开情境, 而让学生体验情境并将语言内化为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教学《陈情表》时,要求学生以不同角色( 祖母、君王、李密等) 的口吻进行复述,并在自己熟悉的人( 亲朋好友等) 中调查,在面临人生重要的抉择时,他们是如何选择的,他们当时的情感体验如何。通过这种情境体验, 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语言材料真正内化为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活动

 

 

 

我们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力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作业设计的尝试,正是教师通过自己的“ 不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懂得怎样学、学什么,以及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