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科教学>>数学>>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
发布时间:2019-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丁红枫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21-22 例题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信息,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的数据。

2.学生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基于数据作出判断、预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学生能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难点: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解决难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 、 学生整理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学年第一学期的身高数据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 分析统计表

    谈话:春天万物复苏,孩子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茁壮成长,张小楠在每年510日自己生日这天记录了自己的身高,绘制成这张统计表。

    张小楠6-12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6

年龄

6

7

8

9

10

11

12

身高/cm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出:表中有两组数据,一组是年龄,一组是身高,年龄按从小到大的次序连续变化,身高按从矮到高的次序变化。

追问:在小学阶段,你认为身高的变化与年龄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生交流明确:身高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1. 揭示课题

    师:为了更加清楚的表示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张小楠把表中的数据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初识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组成

    指折线:折线统计图的主体部分是一条“折线”,看图想一想,这条折线张小楠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交流明确:先确定表示某个年龄身高数据的点,再用线段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

    追问:怎样确定这些点的位置呢?

    生交流明确:先在横轴上找到表示年龄的点,再在纵轴刻度线上找到相应年龄的身高数据点。

    继续追问:点的位置与身高的高矮有什么关系?

    生交流明确:点的位置越高,表示身高就越高,反之,点的位置越低,表示身高就越矮。

    讨论:为什么纵轴最下面的一段0-110之间没有画成实的直线段?(因为没有低于110厘米的身高数据,所以这一段的刻度被省略了)

    2、再观统计图,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信息

    你能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

    生交流讨论后汇报。

    (1)提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要看身高数据吗?

    交流指出:可以根据折线整体的状态和走势来判断。

    (2)提问: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怎样找身高数据?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并交流明确:看折线中某一段的倾斜程度,某段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相应两个年龄之间的身高增长越快;如果某段折线的倾斜度越小,说明相应两个年龄之间的身高增长越慢。

    3)基于数据进行判断、预测: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交流汇报

    4)图表比较,明确特征 

    刚才我们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了很多数据信息,还根据对图中数据的理解进行判断、预测。把折线统计图与统计表进行比较,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小结: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生活中你见过折线统计图吗?举例说说。

    课件演示:心电图、股票走势图等

    三、应用折线统计图,

    1、完成“练一练”,统计身高

    谈话:你上小学后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呢?要想更清楚地表示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可以怎样做?能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身高数据,先填写统计表,再完成折线统计图吗?

    你认为在作图时要注意什么?

    1)交流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2)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讨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谁的身高增长得最快?身高增长最快的是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能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2、巩固练习,观察体温变化

    谈话:春天万物复苏,不仅孩子们的身体在成长,各种病毒、细菌繁殖速度也比较快,个别孩子免疫力较低,易受病菌的侵袭,前几天某某就感冒发烧了,(课件出示:某病人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这是他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 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

      2. 病人的体温从几时起开始下降?从几时起趋于平稳?

      3.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1题。

        交流汇报

        四、总结新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横轴 纵轴

        描点、连线 标注数据 填写日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