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作业设计课题>>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2019年3月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19-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褚勇奇

姓名

褚勇奇

学习形式

网络学习

日期

2019.3.27

来源

爱学术

书籍、论文名称

   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主要内容摘抄(不够填写另附纸)

众所周知,作业作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生活,家长生活,甚至家庭交往等。看着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我们已然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的数学作业也映入眼帘。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在老师乃至家长的心中,都神圣不可侵犯,所以我们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传统的作业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这种模式,改变这种困境,让小学生们在数学作业中学到知识,学会知识,最终达到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在辽宁省的某些小学进行的走访调查,意识到目前小学作业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小学数学作业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量,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1.1 小学数学作业的量比较大

现阶段的现实状况是小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每天的作业比较多。根据访谈调查这些作业主要来自于不同的方面。

一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在学校的教育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学校布置的作业占据了学生作业的一大部分。老师为了巩固学生在校学的知识,布置了很多的数学作业。可是布置了这么多的作业,真的达到了预计的效果吗?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的数学作业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有些教师只是为了孩子的成绩,盲目地布置了很多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数学作业的量成为了参考标准,这样很容易盲目地以作业量为参考标准,从而忽略了作业质量。

二是,学校外的各种数学辅导班布置的作业。在学校的教育之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时间安排等各种原因,把孩子送入各类辅导班。这样一来,也大大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如奥数辅导班,在表面上是提前对孩子进行脑力开发,可是有时候也应该意识到这种形式有些孩子适应,有些孩子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做好权衡,省得适得其反。

三是,家长给孩子布置的数学作业。学好数学意味着孩子可以在各种考试中胜出,这是个现实,但是这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长想到这个现实,然后出现了一种怪像。无论孩子处在什么情况,都要去书店,买各种各样的辅导用书。从而催生了各种各样练习册的出现,比如一日一练每日一练每天十分钟,让你得满分等。这时让我们重视的一个现象是这种练习册是不是适合数学课标的要求,是不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健康发展。通过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练习册在很大的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让孩子提早的扎根在题海战术中。如果在小学阶段题海战术已经成为日常,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思考。

1.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形式比较死板

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相对比较死板。在现阶段的呈现形式上数学作业多是表现在书面上,表现在非书面形式的作业较少。我们有时只是看到了学生的书面作业的呈现,也会认为学生的书面作业才是作业,其他方面的作业比如口语表达出来的作业不算是作业。试想一下,我们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通过相关作业的训练,提升小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从而锻炼小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从各个方面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更不能在作业的形式方面制约小学生的发展。

1.3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比较局限

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过于狭窄,有时只是单纯的计算和与生活实际脱离的练习题。比如,如果教师在一年级出了一道练习题还是关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体验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讲 2008 年的时候,他们刚刚出生不久,有的甚至还没有出生,这样题目可以说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特别地注意。

1.4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评价比较单一

在小学数学的评价体系中,以分数论断的评价方式成为了主旋律。老师有时为了省时省力,只是用单纯的符号进行评判,对号和错号,然后根据题目错误的多少进行判断,给出一定的分数。因为数学作业的评价中只有对错,并用单纯的看孩子成绩的高低,来判断孩子的好坏,这样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对于老师而言,以分数论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分数高,即使孩子有些不好的习惯也会被掩盖。老师让每个孩子学习的对象,更多的就是那种学习成绩好用孩子。这样很容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对于家长而言,只是看分数的现象也是一直在作祟。家长们只是单纯的看到了老师给定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进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分析

2.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量要适中

2000 年,教育部召开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中明确规定,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控制在 60 分钟以内。在这种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是想利用各项措施改变这种现象,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措施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事情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的现状,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学校数学作业的布置方面,老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不要以量为重,要以质为重,要以精心设计的题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各个学科的老师之间要进行协调,布置出适当的作业。第二,学校外的数学辅导班方面,家长要学会选择,不要被眼前的宣传迷惑,要想一想孩子是不是适合辅导班的学习。第三,家长自己布置的数学作业方面,如果要选择应该选用适合的辅导用书,不要毫无头绪,无谓的加重孩子的负担,盲目的让孩子进入题海战术,因为这样可能适得其反,从而抑制孩子的成长。

2.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形式要多样性

2013 8 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关于作业方面的要求是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从这里的规定我们看出,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得以体现。在这种规定的思考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小学生的书面作业不是必须的。在数学作业中,也应该让孩子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增加学习的形式,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比如

设计小组作业,实验性作业,数学小报等。

在数学的学习中,不只是增长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以后能够创新的人才。在当今世界以及以后的竞争中必然是思维的竞争,我们要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方位选择的机会,同时数学作业多样化的形式,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锻炼他们的能力,也能够使得学生从多方面发现数学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这个学科。同时,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也促进了数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2.3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要多元化

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此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也很多。一是,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作业的内容是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是从生活中来,也必将用到生活中去,这是不可否认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的模型,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第二节买菜,教师可以设计关于跟着家长去超市买菜的作业。在这个作业的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题目,自己设计条件,然后在设计题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展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自己设置的情景中想到知识并且解决存在的问题,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二是,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要注重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在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在小学数学作业课标的要求下,在每节课课程目标的影响下,完成固定任务的学习。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第三节秋游,在设计秋游的方案的作业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运用小数除法,而不是盲目的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教师要精心的设计,然后周密的布置,才能达到目标学习的效果。在这个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意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中,我们要意识到内容来源的广泛性,可以是身边的生活,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时事热点。比如3月份发生在盐城的化工厂爆炸事件,我们在学习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进行题目的设定。这样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也会意识到灾情的严重性,甚至会有意识的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从而多方位的学习知识,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不再是两耳只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