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7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
1、关于习惯篇
本册教材在前五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自主预习复习”、“读书有选择”这两个主题,配有插图。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逐幅弄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语文学习要求并身体力行。
2、关于课文
全册共安排课文27篇,其中古诗2篇4首,古今贤文1篇 。所编选的课文内容,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赞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儿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绍风景名胜的,有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等等。安排,让学生多的知识,多的教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与前五册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了语境理解词句、学习文中常见的构段、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的练习,意在使学生阅读能力;有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以便学生的表达能力。
3、关于习作
本册共安排了8课:看图写一篇作文,为别人画像然后写一篇习作,写写自己的新发现,看图写一段对话,写一篇板报稿,写一篇发表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学写一篇日记,编一个童话故事。从这8课的内容可看出,本册习作教材能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体验,注重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练习写作。
4、关于练习
全册共安排8个,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写字练习、口语交际等,意在语文教育的内涵,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目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82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7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的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局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雨季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想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请奖,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三、措施:
1、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语言训练,着重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对学生的识字、写字,帮助积累词汇和句式,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学生有的朗读、默读和做练习的。要训练面,使全体学生训练,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训练应要求,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要让学生阅读学表达,将“听”、“说”整合起来,从听中学读、读中学写。在中年级,“以说促写”、“以说引写”、“说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作文训练中,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4、学习方法的,要课文特点,选择学法的时机,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字义、多音字读音等;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可在学完课后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方法练习,在实践中熟练的程度。
5、培优补差工作,抓好全体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进度:
单 元 | 教 学 内 容 课 题 | 课 时 | 周 次 |
第一单元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 2 | 1 |
1、燕子 | 2 | 1 | |
2、古诗二首 | 2 | 2 | |
3、黄鹤楼送别 | 2 | 2 | |
习作1 | 2 | 2 | |
练习1 | 3 | 3 | |
第二单元 | 4、三袋麦子 | 2 | 3 |
5、兔子的胡萝卜 | 2 | 3 | |
6、“小伞兵”和“小刺猬” | 2 | 4 | |
7、伊索寓言三则 | 2 | 5 | |
习作2 练习2 | 3 2 | 5 5 | |
第三单元 | 8、苹果里的五角星 | 2 | 5 |
9、剪枝的学问 | 2 | 5 | |
10、金子 | 2 | 5 | |
11、煮书 | 2 | 6 | |
习作3 | 2 | 6 | |
练习3 | 3 | 6 | |
第四单元 | 12、长城和运河 | 2 | 7 |
13、黄山奇松 | 2 | 7 | |
14、古诗二首 | 2 | 7 | |
习作4 | 2 | 8 | |
练习4 | 3 | 8 | |
第五单元 | 15、“超级球迷”邓小平 | 2 | 8 |
16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2 | 9 | |
17、虎门销烟 | 2 | 9 | |
习作5 | 2 | 9 | |
练习5 | 3 | 10 | |
第六单元 | 18、恐龙 | 2 | 10 |
19、石头书 | 2 | 10 | |
20跟踪台风的卫星 | 2 | 11 | |
习作6 | 2 | 11 | |
练习6 | 3 | 12 | |
第七单元 | 21、一路花香 | 2 | 12 |
2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2 | 12 | |
23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 | 2 | 13 | |
24、古今贤文 | 2 | 13 | |
习作7 | 2 | 13 | |
练习7 | 3 | 14 | |
第八单元 | 25、赶海 | 2 | 14 |
26、槐乡五月 | 2 | 14 | |
27、昙花 | 2 | 15 | |
习作8 | 3 | 15 | |
复习 | 19 | 16—18 | |
考试 | 19 |